“陌生人社区”变“熟人朋友圈”——嘉和园社区探索“五圈联动”,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0:33:00    

新疆网讯 沙依巴克区红庙子街道嘉和园社区这个有着3000余户居民、近300家商业网点的社区,正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带动下,悄然发生着喜人变化。

社区党委书记杨骞说,针对社区“三新”领域集中、商业网点密集、流动人口多、邻里关系疏离等特点,社区党委锚定“党建引领、多方参与、服务惠民”目标,在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探索了“五圈联动”工作机制(“五圈”即教育圈、服务圈、活力圈、平安圈、邻里圈),通过搭平台、聚合力、优服务,使“陌生人社区”变成了“熟人朋友圈”,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也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织密红色网络 激活共建“动力源”

嘉和园社区的蝶变,始于一张用党建精心编织的组织网络。在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强化组织覆盖、激发治理动能”的指导下,社区党委成为激活治理的“主心骨”。

“以前商户各干各的,遇到难题只能自己扛,现在有了商会联盟,大家抱团发展,底气足多了!”歌谷时尚量贩KTV(阿勒泰路店)经理李雄孟感慨道。

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商圈发展”为抓手,整合阿勒泰路沿线近300家商业网点资源,组建了商会联盟,让商户从“单打独斗”变为“并肩作战”。

今年5月,商户们反映位于阿勒泰路的停车场路面破损严重,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对接城投部门,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道路修补;针对阿勒泰路西三巷停车难问题,社区主动与交管部门协商,争取到非高峰期临时停车政策,让金达来聚会美食城、巴特餐饮(阿勒泰路店)等商户的客源明显增加。

商会联盟还建起招工档案,免费为商户发布招聘信息,今年已帮助12家商户解决用工难题。

李雄孟说,商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也得为基层治理出一份力,他带头提供欢唱券,免费送给周边居民,并在节日期间为社区各类演出活动提供音响设备支持。

新就业群体也被纳入红色网络。社区了解到美团外卖骑手的4个宿舍都在嘉和园小区,便建立了“嘉和美团侠客行”微信群,动员他们在送餐过程中发现卫生问题、安全隐患等随手拍下来,发在群里,社区第一时间去解决。

“他们反映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小区太大,送餐经常迷路,我们就在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帮助下,实施了‘亮号速达’工程,在嘉和园悦苑、馨苑、雅苑分别设置了清晰的告示牌和路线图,方便骑手配送。”杨骞说,社区还联合华纳影城打造了“骑手驿站”,为骑手提供免费饮水、充电、如厕等服务。

外卖骑手马靖宇今年6月刚搬进宿舍,7月就加入“嘉和美团侠客行”微信群,通过“随手拍”反馈了嘉和园悦苑5号楼前垃圾桶满溢问题,社区联系物业立即清理干净。

“社区把我们当自家人,我们在这里干活也特别踏实!”马靖宇说。

建强社区队伍 凝聚共治“活力圈”

社区队伍越建越强,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也被彻底激活。社区在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汇聚治理合力”的思路引领下,让商户、居民、新就业群体都成为社区主人翁。

“多亏赵哥帮忙,孩子才能及时就医!”嘉和园小区居民陈磊提起8月4日的事仍十分感激。

当日他上班时,接到妻子电话得知1岁半的女儿发烧到40摄氏度,他的工作地点距离较远,便拨打了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赵堂武的电话寻求帮助,赵堂武二话不说赶往陈磊家,开车送小孩就医。

赵堂武是个热心肠,自2023年当选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后,每月定期参加党建联席会,监督广汇物业提质增效,如今物业及时清理垃圾、主动维修破损井盖,居民满意率明显提升。

在社区党委推动下,业主委员会联合物业组建了两支特色志愿者队伍。“嘉和热心人”服务队以矛盾纠纷化解为主,调解邻里纠纷、拉近邻里关系,同时为居民提供高考送考、紧急就医等服务;“橄榄绿”服务队提供车辆搭电、应急救援等服务。两支队伍成立半年来,已帮助居民50余次。

老党员杜明科通过线上宣讲红色故事,成为社区“云端”红色教育的重要力量。

积分制让更多居民变身“治理合伙人”。社区通过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制定积分规则,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矛盾调解等均可获积分,可兑换华纳影院免费观影券、商户餐饮折扣等。

艺朵艺术体验中心舞蹈教师郁静去年5月递交入党申请书,如今已是社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利用假期开设免费舞蹈课,带领孩子们开展汇报表演,用艺术点亮社区文化生活,累计获得积分300多分。

深耕服务沃土 共享幸福“新生活”

治理的最终落脚点,是让每一位居民都感受到归属感与幸福感。嘉和园社区精心构建“朝夕和伴”服务圈与“艺脉和承”邻里圈,让温情服务触手可及。

“小玥宸,看镜头,说‘陌生链接别点开’!”在未来之星幼儿园,6岁的张玥宸和小伙伴们正在拍摄防电诈宣传视频。社区邀请4名小朋友参与拍摄,大一班的张玥宸、吴依然和大二班的黄雨桐、王天煦化身“反诈小卫士”,视频发布在“我在嘉和园等你”视频号后,点击量突破千次,“小手拉大手”的宣传形式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

全龄化服务让幸福触手可及。社区联合餐饮场所开设“邻里食堂”,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优惠套餐;与理发店合作,开展“固定日义剪+卧床老人上门剪发”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新疆儿童医院医生每月进社区义诊,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中医理疗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缓解肩颈疼痛。

80岁居民杜家惠说:“现在吃饭有人管,理发有人上门,看病不用跑远,这日子比蜜甜!”

文化纽带让邻里情更浓。社区联合新疆丝路书画院、艺朵艺术体验中心等,每月开展“艺脉相承”主题活动,通过红色书画展、儿童舞蹈表演等,让“软文化”带动“硬消费”。

今年端午节,商户们提供场地和物资,居民们自编自演节目,一场社区晚会吸引上百人参加,陌生邻里在欢声笑语中变成了熟人朋友。

从商户抱团发展到新就业群体融入,从志愿者队伍壮大到全龄服务升级,嘉和园社区用党建引领串联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绘就了民生“幸福圈”。

如今的嘉和园,矛盾少了笑脸多了,商户旺了邻里亲了,一幅“党建红、治理优、百姓乐”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多说一句:“嘉和”之名,实至名归

行走在嘉和园社区,感受最深的是那股由内而外散发的“和”气。这种“和”,绝非偶然天成,而是沙依巴克区委社会工作部与红庙子街道党工委、嘉和园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务实创新共同催生的治理硕果。

嘉和园社区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绝非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的关键密钥。

面对“陌生人社会”、物业矛盾、商户协作弱等难题,嘉和园社区没有选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运用党建这根“红线”,穿起了治理的千条线。特别是将新就业群体纳入“活力圈”、以“积分制”激发内生动力、用“小手拉大手”创新宣传等举措,无不闪耀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智慧光芒。

嘉和园社区还构建了一种可持续的治理生态。“商会联盟”的资源共享、“红色物业”的质效提升、“骑手驿站”的贴心关怀、“积分超市”的良性循环,都在无形中形成了“参与—受益—再参与”的正向反馈机制。社区党委书记杨骞带领团队所做的,正是创造性地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建立规则,让各方力量在社区这个大舞台上,找到了价值实现的途径和归属认同的纽带。

老党员杜明科的线上宣讲传递信念,舞蹈教师郁静的艺术课堂播撒希望,嘉和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赵堂武的紧急送医守护生命,外卖骑手马靖宇的“随手拍”消除隐患……无数个体微光的汇聚,最终照亮了整个社区的幸福之路。

嘉和园——这个寓意美好的名字,正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日益成为居民心中名副其实的幸福家园,让“嘉和”之名,实至名归。 (盖煜)

相关文章:

河南省审计厅企业四处与商丘市审计局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08-21

“陌生人社区”变“熟人朋友圈”——嘉和园社区探索“五圈联动”,绘就基层治理“幸福圈”08-14

内蒙古四部门发文!你的快递配送将有大变化08-12

八里窑社区:暖心改造入万家08-11

深圳龙岗区“虚拟社区” 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样板08-11

全国三八红旗手刘云香:泉水节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社区治理的催化剂07-26

地铁+网格破圈联动,宝山区启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融合共治工程07-25

大门敞开 群众常来 滑县打造“党建阵地+多元便民服务”新模式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