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杨巨源《折杨柳》赏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8:07:23    

《折杨柳》

【唐】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译文

水边的杨柳,颜色如酒曲一般,嫩绿无比。临别之际,依依不舍,停下马来,请您为“我”折一枝柳枝告别吧。

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吹向“我”手中的杨柳枝条。


注释

和练秀才杨柳:诗题一作“折杨柳”,乐府歌曲,属横吹曲。

曲尘丝:指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尘:一作“烟”。向:一作“肯”。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一首送别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一语双关。以春风比喻送者,以杨柳比喻行者,将离别之情深藏于景物之中,新颖别致,生动贴切。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这两句是说,水边的杨柳,颜色如酒曲一般,嫩绿无比。临别之际,依依不舍,停下马来,请您为“我”折一枝柳枝告别吧。这是写“送别之场景”。

“杨柳”中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折柳枝,含劝留之意。长安灞水之畔,遍种杨柳,它们随风摇曳,牵惹了诗人的几多离情,引起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留恋。

诗人通过描写初春、水边、杨柳、马、春风景物,勾勒出一幅深情的“灞陵送别图”。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这两句是说,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吹向“我”手中的杨柳枝条。这是写“送别之深情”。

末两句通过拟人手法,表面上写春风惜折柳,实则寓意送者对行者之深情。柳枝离开柳树,就好像行人离开故地。诗人借折柳自喻,而将送行者比作春风,正是对“烦君折一枝”的有力呼应与补充。宋代谢枋得评价说:“杨柳已折,生意何在,春风披拂如有殷勤爱惜之心焉,此无情似有情也。”“无情”中“有情”,亦是一妙。

整首诗境脱胎于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皆为送别,皆写杨柳、春色、相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纵览全诗,语短情深,语意新奇,风格淡雅,境界开阔,韵味悠长,写春色更是写别情,与《城东早春》同为其七绝诗中的“双璧”。


相关文章:

百乐满燃气灶售后维修网点热线查询07-01

王新伟到义县七里河村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07-01

欧利时集成灶全国售后热线及常见问题解答07-01

美诺煤气灶客户服务号码24小时服务热线实时反馈-今-日-资-讯07-01

赓续光荣传统 谱写先锋华章07-01

完美世界发布反贪腐公告,涉及多个工作室07-01

西安407路公交内不贴商业广告挂书法,作者是公交司机,每辆车挂一至两幅07-01

烁宇通指纹锁售后服务指南及保养技巧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