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成语:目不窥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23 09:21:00    



目不窥园 mù bu kui yuán


「解释」

窥:瞥看。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几年中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书传》:“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例」

董江都目不窥园,隐居求志,天人三策,偉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

「近义词」

专心致志

「反义词」

心猿意马

「辦析」

目不窥园与“专心致志”有别:目不窥园一般用来追述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潜心学习研究、不旁骛外事外物的情形;“专心致志”多用来形容眼前集中用心学习研究的情形。

「辨形」

园,不能写作“圆”。

「正音」

窥,不能读作hui.

「故事」

西汉时期,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后来他被征为博士,公开聚众讲学,弟子遍布四方。

‬「例句」

1). 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他成天目不窥园。

2). 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

3).他搞这些研究已经很久了,目不窥园,终于成功了。

「说明」

董仲舒【董仲舒】是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时至今日,仍有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体系及故里等方面的文化,他的著作汇集于《春秋繁露》一书。


相关文章:

加禾燃气灶售后服务中心号码售后服务网点实时反馈-今-日-更-新07-04

北疆文化巾帼行|7月2日,世间万物,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07-04

德国商业银行:意大利与法国国债之间的利差将抹平07-04

美股异动 | 将被Thoma Bravo以全现金交易收购 Olo(OLO.US)大涨超13%创今年新高07-03

2025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回暖 上市申请宗数逾200宗07-03

女海关人扎根一线23年:见证自贸港“样板间”蓬勃成长07-03

施耐德燃气灶全国(24小时)各售后受理客服中心07-03

合水县试验田复种“接力赛” 解锁土地“增产密码”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