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报表扬的4个典型案例中,这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20:10:00    

来源:【云新闻】

7月3日,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对4个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表扬。

这4个典型案例分别是

怒江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山洪灾害转移避险案例

(下称怒江案例)

昭通市彝良县洪涝灾害转移避险案例

(下称昭通案例)

红河州屏边县洪涝灾害转移避险案例

(下称红河案例)

曲靖市富源县洪涝灾害转移避险案例

(下称曲靖案例)

仔细研读了他们的主要做法的通报后,云南日报-云新闻客户端发现,这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

关键词1:“夜”

从通报内容来看,在4个典型案例中,有两个都明确发生在深夜。

6月12日凌晨,怒江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办事处,将河道沿岸及下游受威胁的77户245名群众转移至村委会避灾点。

6月5日凌晨,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麻布冲村,将受威胁的45户146名群众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集中安置。

夜深人静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熟睡,但防范应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不能“睡”,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要时刻绷紧安全弦。

关键词2:“查”

通稿中,在对4个典型案例主要做法的描述中,无一例外都有“查”这个字。要么是“巡查”,要么是“排查”,要么是“抽查”。

怒江案例的主要做法第二条是“加密巡查排查”;红河案例的主要做法第二条是“巡查排查认真细致”;昭通案例的主要做法也提到“排查整治安全隐患”。而在曲靖案例中,能够及时发现“河道漂浮物致益宁监狱闸口处阻塞壅高水位”,本身就是“查”的结果。

百度汉语中,查字的释义前两项为:1.认真仔细地验看。2.细致地了解情况。毫无疑问,在防范应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中,离不开这“查”字。

关键词3:“时间”

通稿中,“时间”是一个多次出现的词,而它往往出现在一些关键的“操作”之前。

比如,怒江案例中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群众转移”“对受灾严重路段桥梁进行封锁警戒”;比如昭通案例中的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再比如曲靖案例中的第一时间“组织相关部门赶赴现场处置”“统筹各类专业和民间救援力量开展救援转移”“将受威胁的101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在红河案例中,“疏通交通要道”“分流山洪积水”前面,也有个“及时”的时间限定。

有个成语叫“一刻千金”,用来比喻时间非常宝贵。在防范应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中,时间更加珍贵,因为,在这里它是用生命衡量的。

关键词4:“机制”

通稿显示,有一个机制,贯穿于4个典型案例的始终,它就是“‘1262’预警叫应机制”。

“泸水市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彝良县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屏边县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富源县严格落实防汛‘1262’预警叫应机制”。

有一句网络流行用语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用来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性,而在通稿中,这个机制被“说”了四遍,足以见其在防范应对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的相关工作中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制?

“1262”是指气象部门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市、区),提前6小时和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应急防汛部门根据气象强降水落区预报,提前12小时划定防范重点区,提前6小时预置救援力量并组织特殊人群转移,提前2小时组织受威胁人员转移。

云南日报-云新闻出品

记者:王熠

编辑:戴菲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云南省通报表扬的4个典型案例中,这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08-14

蓝色预警!怒江流域可能发生山洪灾害07-28

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法治课为“电力蓝”筑牢廉洁防线07-22

海洋伏季休渔期 辽宁四部门协作执法查获违法违规渔船07-22

新闻调查丨山洪时0伤亡 受到通报表扬的“1262”机制是什么?07-06

张恩惠王子联调度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工作07-05

谭泓:深化改革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06-24

让世界共享中药瑰宝——探访第9届南博会中药材产业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