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援疆锦旗】“医”路援疆,锦旗寄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27:00    

春风送暖,锦旗传情。3 月 28 日,二二二团文幸社区居民靳红霞手捧一面绣有“医术精湛妙灸神针医德高尚温暖人心”的鲜红锦旗,郑重地送到团医院中医科援疆医生潘志强与中医邓辉手中,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两位医者的深切谢意。

三年病痛时光让57 岁的靳阿姨深受眩晕与失眠的双重折磨,辗转难眠的深夜与昏沉萎靡的白昼,让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尽管四处求医问药,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得知团医院有援疆中医专家坐诊,靳阿姨怀着一丝希望找到了潘志强医生。潘医生凭借 20 余年临床经验,为其定制了“针灸通络 + 中药调理”的综合诊疗方案,双管齐下调节气血阴阳。经过 3 个疗程的精心调治,靳阿姨的眩晕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睡眠质量显著改善,终于重获安稳梦乡。

无独有偶,当天早晨,春寒未消的光明社区里,潘志强医生带领医疗团队正俯身为 78 岁的许阿姨查体。这位肿瘤术后恶病质患者因高热纳差卧床不起,家属正为就医难题一筹莫展。得知情况后,潘医生立即携带诊疗设备上门诊疗,现场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耐心指导家属护理要点。这样的“上门诊室”,正是他践行“医者仁心”的日常缩影。

自踏上援疆征程以来,潘志强始终以“中医银针”为笔,在边疆大地书写医者担当。他的诊室日均接诊量达 40 余人次,高峰时突破 60-70 人次,从颈肩腰腿痛等常见病到中风后遗症、顽固性失眠等疑难杂症,他均能精准辨证施治。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援疆医生,他始终牢记“授人以渔”的使命,将门诊带教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手把手示范针灸手法,耐心讲解中医理论知识,带领中医科一起探讨疑难病例。在他的带动下,二二二团医院中医科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援疆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要把根扎进这片土地。”潘志强常说。从诊室到病房,从门诊到床头,他用自己的坚守让中医国粹在边疆绽放光芒;以毫无保留的“传帮带”,努力为团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锦旗的背后,是边疆群众对援疆医生的最高褒奖,更是“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医者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接下来的援疆岁月里,他将继续以仁心为墨、银针为笔,在守护群众健康的征途上书写更多温暖篇章

(来源: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

(责编:张文卫)

相关文章:

癌症患者越来越多?医生发现:与烟酒无关,可能是这几件事做多了04-28

咸阳一院眼科岩竹蒲晓莉:青光眼冷门专业二十八年里的热血突围04-27

【健康预热】4月25日《直通大医院》听长治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葛国艳带您找回“胃部安全感”04-23

你的体重医生已上线!西湖区打造体重管理新模式,助力千人减重04-23

清源水城物业员工任杰随身携带药盒 救治患病老人04-23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31名04-16

探索医养结合 提升服务能力04-16

中西医结合擦出新火花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