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梅雨季健康指南,请您收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0 11:38:00    

【来源:嘉兴日报桐乡新闻】

桐乡自7日入梅以来,一直持续下雨,还闷热潮湿,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多重挑战。

如何科学应对梅雨季,避免"湿邪"侵袭?

这份应对潮湿季节的健康指南,请收好↓↓

居家环境管理:

打造干燥宜居空间

梅雨季室内湿度常超过70%,极易滋生霉菌。建议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30分钟(避开大雨时段),使用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50%-60%为佳。卫生间使用后及时擦干水渍;厨房垃圾不过夜,避免吸引蚊虫。

饮食安全要点:

把好"病从口入"关

潮湿环境下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品安全风险显著升高。采购食材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蔬菜不超过2天量,肉类分割冷冻保存。冰箱不是保险箱,生熟食分开放置,每周至少清洁消毒一次。

这些高风险食物要警惕:泡发木耳银耳不超过4小时;豆腐等豆制品购买后立即冷藏并在24小时内食用。特别提醒:发霉食物即使切除霉变部分仍可能含有黄曲霉素等毒素,应当整个丢弃。

疾病预防措施:

重点防控三类健康威胁

梅雨季要特别防范这三类疾病:足癣等真菌感染(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急性胃肠炎(严格手卫生,避免饮食不洁);过敏性鼻炎(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使用除螨仪清洁床品)。

慢性病患者需注意: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重点关怀:

老人、儿童需格外注意

老年朋友牢记三个"慢":起床慢(先坐起30秒再站立)、转身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行走慢(预防湿滑摔倒)。可为老人准备防滑鞋、防滑浴室垫、床边感应小夜灯等安全设施。

儿童护理重点:每天检查手足口等部位有无皮疹;衣物汗湿及时更换;玩具定期消毒。

身体祛湿调理:

内外兼治防"湿困"

注意三个湿气信号:舌苔厚腻、大便粘滞、身体困重。

推荐两款简易祛湿茶:陈皮薏米水(陈皮5g+炒薏米15g煮水)适合痰湿体质;赤小豆茯苓饮(赤小豆30g+茯苓10g煮水)利于水肿人群。

睡前可用艾叶30g+生姜5片煮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排湿要注意:

避免在清晨露水未干时进行户外锻炼。选择室内瑜伽、八段锦等轻度运动更为适宜。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燥衣物。空调房内应保护关节,尤其肩颈、膝盖等部位避免直接吹风。

通过以上全方位的预防措施,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就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梅雨过后的晴朗夏日。

来源:梧桐社区卫生

编辑:曹惠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汤朔梅:走丢在梅雨季07-24

16岁女孩飞机上产女,卫生健康委回应:新生儿属超低体重,只有两斤多,梅毒不会通过空气传播07-17

一类致癌物!你手里可能天天拿着07-13

国家卫健委:请大家不要轻信“网红医生”07-06

民乐:“健康夜市”解锁健康生活新风尚07-05

推动三明医改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07-04

中医药“数字丝路”: 御君方以科技架起全球健康桥梁06-24

严格识别、限制传播、及时下架 中消协倡议抵制极端吃播06-24